第(2/3)页 李子衿于共情中,发现那位名为陈思远的无定宗剑修,寄来的第一封书信,是报喜不报忧,不希望谢于锋替他担心,然后却在最后一封书信里,有过只言片语的提及,关于那座拜剑阁的事。 陈思远寄来的第一封书信。 “谢大哥,我们跋山涉水一个多月,今天日落之前终于赶到了拜剑阁,煊京的人替我们接风洗尘,待人极好,对了,已经有很多其他宗门的前辈们前几日就驻扎在此了,我见到了那位剑术通神的老前辈,可惜没能跟他说上话,宗主让我们好好休息一夜,明天就要投身战场了,我忽然后悔没有带上你临别前想要送我的那壶英雄胆了,这样至少可以酒壮怂人胆,让我这个怂人,明天也能装一把英雄!” 其实在谢于锋收到第一封书信的时候,陈思远和无定宗弟子已经在拜剑阁待了好几日了,而第一封书信由于在飞剑堂搁置了几日,所以陈思远的第二封书信,与第一封书信,几乎是同时从煊京那间飞剑堂寄出,又几乎是同一时间,被送到谢于锋手里的。 陈思远寄来的第二封书信。 “谢大哥,最近你过得怎么样?我很好,不用为我担心,宗主和其他宗门的修士们都很照顾我们,煊京那边出力极多,基本都是他们打头阵。我们这些山上修士跟在后面,就连我这种才三境的剑修,也拿下了不少战功,嘿嘿。” 李子衿透过谢于锋的视角,从那位名为陈思远的年轻剑修,寄来的书信中,可以通过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位年轻剑修的质朴单纯,是一个很可爱的人。 前面两封信,看起来也没什么古怪,就好像他在那边,不是打一场大战,而像是去游山玩水一样。 然而事件真正的转折,其实是在第三封书信上,前面两封书信虽然也相隔了几日,但还是一起被送到谢于锋手中的,可这第三封书信,就足足与前两封书信相隔了数月时间。 陈思远寄来的第三封书信。 “谢大哥,已有好几个月没能回你的信,真的抱歉,不是我不愿意回信,而是之前妖族有过一波反扑,整座煊京已经沦陷了一半,飞剑堂也被毁了,宗主······宗主在前几日战死了,师兄弟们也与我走散,眼下,我跟仓庚州其他宗门的修士们都聚集在拜剑阁这边,借助拜剑阁的力量来对抗那些妖族,不知还能坚持多久······其实我真的很怕死,真的很怕······刚来这里的第一夜,我就怕的睡不着,过了一阵子,我好像不怕了,可是现在,我又怕了。我真该带上那壶英雄胆!” 李子衿很清楚那座拜剑阁意味着什么,所以在共情之中,对于那最后一封书信,记忆尤其深刻,几乎称得上过目不忘。 共情之中,谢于锋在看完第三封书信后,立即动身,想要去往那座拜剑阁。 然而却在无定关受到了阻拦,燕国不让任何修士再去支援煊京,去支援那座拜剑阁了。 此时此刻,李子衿,和当时的谢于锋,都明白了,哪怕此前一点儿拜剑阁的消息都传不出来,但是此刻,所有人都应该知道的一件事,就是战事已成败局。 画面一转,光阴流水再度加快流动,好像又过去了一个多月。 燕国不再阻拦修士出关,去往大煊境内,去往煊京附近的那座拜剑阁,谢于锋赶到拜剑阁战场时,那里已是满目疮痍。 大战落幕,人族没有败,硬生生将南边妖族大军逼退,镇压在那座高耸入云的拜剑阁之下。 可他们也没有赢,因为赶赴仓庚州的宗门,总数有上千个,数十万山上修士,战死在拜剑阁,上百万煊国将士,以身殉国。 这其中,又以仓庚州修士和煊国损失最为惨重,一个煊国,拿出了十之七八的兵力,去守住一座拜剑阁。 第(2/3)页